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外科技动态

“科技创新与塑造辽宁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研讨会综述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1

【字号:

分享:

本报记者 张 瑜

3月17日,“科技创新与塑造辽宁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研讨会在沈阳举行。会议的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塑造辽宁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此次会议由省委宣传部、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来自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省科学技术厅、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辽宁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认为,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的实际行动,有利于促进辽宁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出台,明晰了未来三年辽宁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体现了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我们要以此为引领大干三年、奋斗三年,重塑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确保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专家学者认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创新联合体建设,塑造辽宁振兴发展新优势。要高质量构建创新联合体,放大资源叠加效应、深度激发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我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要全面梳理“四基”产品需求和短板,聚焦重点领域,发展一批高速、精密、智能、高参数、高可靠性、高强度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在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要着力提升关键基础材料供给能力,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领域进行重大技术革新,促进在关键性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大成套装备方面实现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专家学者认为,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预研,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落地。瞄准先进制造、新材料、催化与清洁能源、重疾诊治等前沿领域,推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面向未来高新技术更新换代、学科和技术交叉融合发展需求,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纳米科技、合成生物等前沿交叉研究,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催生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专家学者认为,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和主导能力。要大力扶持面向终端市场的全产业链控制的“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上的“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核心企业,加快培育产业链上各环节配套的“关联企业”,加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集成、创新、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控制力。超前布局和谋划未来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促进产业链逐步向高端迁移。聚焦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无人驾驶等重点前沿领域探索布局。

专家学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着力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坚持以自创区和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瞪羚、独角兽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大企业平台化和离岸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主体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提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合力。统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