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营口市科技局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推动校(院)地双向流动,通过企业科技特派行动凝聚资源合力,围绕我市“4+4”产业集群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类成果对接、培训活动18场,邀请专家220余人次,促成4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一是组建中试基地。持续加大“营口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烷烃脱氢催化剂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辽宁营口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 ”等6家中试基地培育力度。沈阳化工大学与营口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沈阳化工大学昌成新材中试基地”正式揭牌,实现了专业科研力量与我市优势产业相结合,推动我市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共建产业学院。辽宁科技大学与辽宁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中镁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现代镁产业学院,沈阳化工大学与营口理工学院共建菱镁产业学院,推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符合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是双向渠道对接。组织近80家企业赴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精准对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镁质材料、精细化工、粮油食品等领域科技成果专场推介活动,30余家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成功促成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强强合作”,双方围绕“抗菌用纳米氧化镁制备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联合开展研究;辽宁盖尔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就“精细化学品中试”项目开展合作。尤尼克(营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新产品开发协议,共同开展新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已逐步形成贯通供给、需求、服务各端的产学研合作。
(营口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