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校地合作提质增效。一是深化协同,打造多领域“成果转化矩阵”。加强与中科院沈阳分院、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组织我市17家重点科技企业负责人赴辽宁大学开展“企业高校行”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专利成果发布会暨知识产权保护宣讲会”,在材料领域、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组织高层次成果对接、培训活动30场,邀请专家220余人次,组织近80家企业赴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精准对接,2024年实现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3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元。二是平台赋能,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深入实施“企业·博士双创计划”,投入补贴资金809万元,采取“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方式,柔性引进高校博士团队72个、高层次人才270余人。13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人才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鲅鱼圈葡萄科技小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为农户提供教学科研、绿色无公害种植、新品种推广等服务,入选我省唯一“全国优秀科技小院”。截止202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148家。三是优化服务,做好校地合作“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省、市政策叠加优势,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驻辽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征集234位省、市企业科技特派员到我市171家企业,扎根一线“把脉问诊”,助力企业添“智”更添“质”,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70余项、解决技术需求50项、融资需求12项、梳理典型案例5个、培育科技型企业600余家,为全市市场主体提供多维度创新发展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