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成功入选,成为辽宁省新增的3处国家级资源库之一。此次认证标志着研究所在林草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及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迈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种质资源安全、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球种质汇聚辽宁,打造北方特色资源高地
作为我国北方李、杏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机构,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历经多年深耕,建成总面积318亩的国家级资源库,系统收集、保存来自全国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李、杏种质资源1840份,涵盖野生种、地方品种、选育良种及珍稀突变体等类型。资源库通过科学分类、活体保存和数字化管理,形成“资源收集—评价鉴定—创新利用”全链条体系,为李、杏果树种质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服务“三北”生态攻坚
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研究所团队持续开展良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培育出抗寒、抗旱、高产的优质李、杏新品种,并研发配套栽培技术,助力辽宁及“三北”地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近年来,团队累计向农户、企业推广良种苗木超百万株,技术辐射四川、重庆、青海等地,带动区域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引擎”。同时,资源库还可筛选适应性强的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花期盛景见证生态与科研融合之美
春日时节,资源库内千亩李、杏种质资源圃迎来盛花期,成片花海如云似雪,既有科研价值显著的珍稀品种,亦有观赏性极佳的特色品系,成为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活体展馆”。这一生态美景不仅彰显资源库的科研价值,更成为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对标全国,争创种业振兴标杆
此次国家级认证,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继“国家李杏种质资源圃”后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团队将聚焦种质创新、基因挖掘和产业化应用,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国家特色林木种源基地”,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辽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