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营口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推进营口科技强市相关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李人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永胜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市科技战线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为引领,锚定“三地四市”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创新生态优化完善,成果转化效能显著,较好的完成了年度重点任务。
会议强调,要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牢牢抓住新兴产业群体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大场景”,强化战略导向、场景驱动、需求牵引,加快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科技产业金融“两个通道”,积极融入省市一体、产学研融通的创新体系,聚力打造区域新质生产力育成体系,为辽宁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营口力量。
会议要求,一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以更高政治站位扛牢科技创新使命担当。深入推进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创新成果聚集转化,积极争取新质生产力育成示范基地试点建设,以标志性工程打造营口“创新样板”。要在科技领域建立与沈大、沈抚示范区的对接机制,进一步在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方面加强合作,不断完善全域创新格局。要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努力向上“三争取”,在高端装备制造、高品质钢铁、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争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平台、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布局,为国家产业安全贡献营口力量。要抢抓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变革机遇,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打造更多“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突围破局。
二要聚焦重点、攻坚突破,以更实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是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打造产业升级“强引擎”。围绕我市“4+4”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聚焦主导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问题,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布局。要大力优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创新平台梯次培育,持续推动省重点实验室群和重点产业集群双群互动,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实现“零”的突破。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锻造产业振兴“主力军”。要完善创新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的点对点、全生命周期服务,以高效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发展,推动科技型企业增规提质。三是贯通成果转化全链条,激活产创融合“新动能”。推动建立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嫁接省级平台功能,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为我市重点产业提供资源聚集与功能集成。四是构建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激活创新发展“源动力”。实施“强基”行动,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在信息、工程、能源、材料等交叉学科领域加强基础研究。通过“营口英才计划”“省自然基金营口联合计划”等特色人才项目,为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创新环境。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开展全市“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重大问题和重点领域战略研究。围绕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流动,加快研究制定我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意见的配套政策。
三要强化担当、聚力落实,以更硬作风推动决策部署见行见效。加快构建完善“全员抓创新、全域优生态”的工作格局。围绕科技企业在各产业、各领域的创新需求,推动科技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精准引领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走好创新之路。进一步浓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服务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创新生态。
会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白林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市科技局局长史建军总结了2024年科技工作,部署了2025年科技工作要点。市工信局、老边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市科技局班子成员、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高校、科研院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